针对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大熊猫濒危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这一情况,国家林业局近日表态称,大熊猫仍是濒危物种,将大熊猫保护等级降低还为时过早,因此仍需坚持不懈地加强大熊猫保护工作。 物种的濒危等级划分,由高到低分别为: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无危。
美国当地时间9月4日,国际环保组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更新报告中宣布,将大熊猫的受威胁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国家林业局针对大熊猫“降级”这一消息,及时发表声明,作出“大熊猫仍是濒危物种,将大熊猫保护等级降低还为时过早。”的回应。
针对近日大熊猫“危”度降级的消息,熊猫频道采访了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熊猫管理办公室主任何礼文。何礼文表示,从侧面看,熊猫“降级”是对保护机构在工作上的切实肯定,从保护工作的宣传和具体措施方面我们都取得了成功。
就大熊猫“降级”一事,熊猫频道采访到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众教育科主任何少文,他表示:熊猫不再是“濒危”物种代表了我们保护工作的阶段性成功,但远未到功成名就封刀江湖的程度。
针对近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大熊猫受威胁程度从“濒危”降级到“易危”这一情况,美国动物学家乔治·夏勒博士在接受熊猫频道独家专访时明确表态,目前野生大熊猫数量仅约2000只,且种群分散,仍属濒危。IUCN这一降级评定过于草率,希望其能更正错误,同时也希望中国继续珍爱大熊猫及其生存环境。
针对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的最新报告,将大熊猫濒危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对此评定,被称为“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第一把交椅”的胡锦矗教授认为,大熊猫濒危状况仍在,目前是从“濒危”向“易危”的过渡时间。
与人类基因最为相近的哺乳动物类人猿,其6个种中的东部大猩猩、西部大猩猩、婆罗洲猩猩、苏门答腊猩猩被划定为极危,意味着它们离灭绝只有一步之遥。其余两种类人猿——黑猩猩和倭黑猩猩则是濒危物种。
1980年代之前可可西里枪声不断,藏羚羊数量从20万只锐减到不到2万只,被IUNC定为濒危物种。但随着持续不断地打击盗猎和建立保护区,藏羚羊的种群现在逐渐恢复到当初的20余万只。